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图片新闻
刘亚平: “酸、辣、苦、甜”话执行
作者:刘亚平  发布时间:2016-09-18 17:09:30 打印 字号: | |

    从县委部门调任法院工作六年多,一直分管执行工作,回首往事,历历在目,心中那个“酸、辣、苦、甜”尽在其中。

    说那个“酸”。面对申请执行人的冷嘲热讽、怪言怪语,甚至是谩骂恐吓,我们的执行法官所保持的心态只能是面带微笑、好言相劝、委曲求全、恳其理解,对个别滞留过夜的申请执行人还的陪吃陪睡,执行法官心中那个酸楚别有一番滋味。记得在办理申请执行人张某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时,张某夫妇70多岁,又都是高血压、心脏病患者,大儿子40多岁患病去世,小儿子25岁又遇车祸身亡,面对如此的天灾人祸,俩位老人精神几近崩溃。屋漏偏遇连阴雨,恰恰被执行人郝某因家境贫困无能力赔偿被判入狱,我们在穷尽执行手段后,积极向上级申请司法救助,好歹5万元的救助款为我们解了一时之难。后来执行法官向张某夫妇讲明了目前被执行人无可供执行财产,只能暂时中止执行,待有条件执行时可恢复执行,希望他们理解。当张某夫妇听了,情绪激动,其老头躺地装死,张某更是不分事理,边骂边打,最后用手指着执行法官的鼻子说:“你好挣公家的钱,法院判多少我要多少,我们不管你们有什么困难,我们更不管谁出钱,你要给我们拿不来钱,我们就去你家吃住”。当我们执行法官向他们再解释时,张某夫妇用头碰撞我们的执行法官,我们的执行法官只能忍只能让,毫无脾气,依然满眼含泪反复做张某夫妇的工作。尽管此事已过去三年多了,一想起来,心中总是一阵阵酸楚。

    说那个“辣”。有的申请执行人明明懂法故装不懂,胡搅蛮缠,出言不逊,有的故意找茬儿,专抓执行法官说话的漏洞,一旦有柄大肆喧哗,更有甚至不仅打闹,还诬陷上告,弄的执行法官心中郁闷,无所适从,有的干脆调走,有的辞职下海,惹不起还躲不起。记得在办理申请执行人赵某与刘某健康权案件时,赵某和刘某俩家相邻种地,因刘某多耕种赵某的一垄地俩人大打出手,刘某将赵某打伤,经公安法医鉴定赵某的伤情为轻微伤,当地派出所多次调解未果,依法对刘某进行了行政拘留。后赵某诉至法院,法院依法判决刘某赔偿赵某医药费、误工费等一万多元。赵某申请执行后,执行法官多次到刘某家做工作,刘某要么躲的不见,要么就让妻子出面纠缠,有时甚至将执行法官推出门外,当我们对刘某采取拘留措施时,其妻就躺在车前大喊大叫,满地撒泼。面对此情此景,如对刘某的妻子也采取拘留措施,家中年迈的老人和在幼儿园上学的孩子无人照顾,此时我们的执行法官只能忍耐,保持冷静,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反复解释,最后还得协调当地乡政府出面得以解决。每每想起此事,心中颇为感慨。

    说那个“苦”。众所周知,当前法院工作难干是个普遍的社会问题,如果让法官选择岗位的话,大都不愿从事执行工作,因为执行工作更难、更累、更苦,压力更大。大家知道,执行法官加班熬夜已是家常便饭,长途跋涉外出办案更是频繁,有时一桶方便面就是一天的美餐。尽管整日风餐露宿、忙忙碌碌,申请执行人不理解,家里人有怨言,心中哪个苦呀能与谁诉说。记得在办理申请执行人高某与被执行人张某买卖合同纠纷案时,因被执行人张某住所地在外市,电话无法联系,查找张某的下落成了难题。但我们的执行法官就此情况不讲理由、不找借口,仍按照判决书仅留的张某信息进行了多次查找,去一次一千多公里,为了赶路程,他们总是在车上啃面包、喝矿泉水,因经费紧张,就连住的旅店也是最便宜的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多方打听,终于找到了张某的一个远方亲戚,从其亲戚口中得知了张某的下落。当我们执行法官风尘仆仆赶到时,张某家门上锁,人去楼空。执行法官分析张某很可能听到了风声,外出躲藏。执行法官为了找到张某,把所带的警车放在旅店,穿便服蹲守在张某住房的周围,困了轮流就地小憩,连续蹲守了三天三夜,侥幸的张某回家取东西准备外出时,被我们的执行法官逮了个正着,张某看着身心疲惫的法官如此辛苦,羞愧的说“我被你们的吃苦和敬业打败了,我愿履行”。当执行法官拿到案款时,那种苦早已荡然无存了。

    说那个“甜”。其实执行工作是最有成就感的工作,当我们把申请执行人的判决事项实现的那一刻,心中的喜悦无法言表,真想痛痛快快地与同事、朋友、家人分享。记得一位执行法官打听到被执行人在三千公里以外的城市有存款时,他和同事连夜坐火车赶往,当查询、冻结了案款后,激动的给我打回了电话,当时我的感觉好像中了大奖一样,心里无比激动,感觉甜丝丝的。

    尽管执行工作千难万难, 酸辣苦甜,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一职业,就应该崇尚它、热爱它、喜欢它,并一身为之奋斗,无怨无悔。


 

 

 
责任编辑:刘兵